首頁 > 母嬰頻道 > 產后 > 坐月子 > 月子期注意事項 > 正文

了解產后生殖器官的變化

來源:國醫(yī)小鎮(zhèn)發(fā)布時間:2014/11/13
導讀:知識講座 1. 子宮的變化。產后變化最大的是子宮。隨著胎兒及胎盤排出后,媽媽子宮開始收縮、復舊,主要表現(xiàn)為子宮的纖維恢復和子宮內膜再生。分娩后,媽媽的子宮底在臍下1~2橫指,可在臍下摸到一個硬 ...



知識講座

    1. 子宮的變化。產后變化最大的是子宮。隨著胎兒及胎盤排出后,媽媽子宮開始收縮、復舊,主要表現(xiàn)為子宮的纖維恢復和子宮內膜再生。分娩后,媽媽的子宮底在臍下1~2橫指,可在臍下摸到一個硬塊;到了產后10~14天,子宮縮入盆底,重約300克;4周后,子宮恢復到正常大小,重50~70克;子宮完全恢復到原來的大小,需要6~8周。

    2. 子宮內膜的變化。產后,媽媽殘留的蛻膜開始分化成兩層,表層會壞死,隨惡露排出;底蛻膜則為重建子官內膜的來源,第7~10天就可恢復近似未懷孕時狀態(tài)。除了胎盤所在處以外,完全的重建需2-3個星期。

    3. 子宮頸的變化。媽媽分娩后,子宮頸呈現(xiàn)松弛、充血、水腫狀態(tài),隨后子宮頸腺體的增生也漸漸地退化,產后1周左右,宮頸外形及內口恢復原形;2周左右內口關閉;4周恢復正常大??;約6周可恢復到未懷孕前狀態(tài)。

    4. 陰道及會陰的變化。媽媽生產時陰道會較為松弛、寬闊,產后媽媽的陰道腔逐漸縮小,陰道壁肌張力逐漸恢復;分娩過程中胎兒在通過陰道時造成的局部腫脹和小撕裂傷,需要1周左右的時間就能恢復。整個過程約需6周。

    5. 輸卵管的變化。媽媽產后輸卵管內細胞數(shù)目及體積都減少,需6~8周才能恢復到未懷孕時的構造。

    6.卵巢的變化。媽媽產褥期會有相對性地不排卵,未哺乳的媽媽一般在產后6~8周才會排卵,最早則可在產后6周排卵;而哺乳的媽媽何時排卵、何時來月經,則取決于其喂哺時間的長短,一般在28周才排卵。此外,第1次月經的來臨,經常是不排卵的。

    7. 盆底組織的變化。分娩后,媽媽盆底肌及筋膜因分娩過度伸張而彈性減弱,常伴有肌纖維部分撕裂。

 

   為您支招——母乳喂養(yǎng),幫助子宮復原

    產后的子宮為了恢復原來的大小,需要更有力的回縮,所以在產后1周內媽媽會感到宮縮的疼痛,這種宮縮會在媽媽給孩子哺乳時更為明顯,但子宮收縮在幾天內就減輕了。

    喂奶可刺激母親體內產生導致子宮收縮的激素釋放,有助于子宮復原,所以,新媽媽最好以母乳喂養(yǎng)。此外,多與孩子肌膚接觸以及在腹部放一個熱水袋對子宮復原都有幫助。


 

本站聲明: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,請您來電聲明,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。

 

 

 

 

詳情請關注微信號:國醫(yī)小鎮(zhèn)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

 

 

說兩句吧

網友評論

驗證碼 看不清,換張圖片?

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