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中華藥典頻道 > 中藥材庫 > 正文
碎米薺(中藥材)
收藏
0
本詞條由國醫(yī)小鎮(zhèn)網(wǎng)整理并發(fā)布提供內(nèi)容,未經(jīng)許可不得轉(zhuǎn)載。

【來 源】:十字花科植物碎米薺的干燥全草。生于山地及林下陰濕處。分布于 遼寧、河北、山西、陜西、甘肅、青海、四川、 云南、西藏等地?!咀R別要點】:基生葉具葉柄,有小葉2~5對,頂生 小葉腎形或腎圓形,頂端3齒裂。總狀花序生于枝 頂,花小,白色,倒卵形。長角果線形,稍扁。 【性味歸經(jīng)】:甘、淡,涼。歸脾、心、膀胱經(jīng)。 【功能主治】:清熱利濕,安神,止血。用于濕熱瀉 痢,熱淋,白帶,心悸,失眠,虛火牙痛,小兒 疳積,吐血,便血,疔瘡。

  • 中藥名稱碎米薺

  • 中藥學(xué)名(拉丁名)

  • 別 名

  • 所屬功效類利水滲濕藥

  • 十字花科

  • 分布區(qū)域、

來源

本品為十字花科植物彎曲碎米薺Cardamine flexuosa With.或碎米薺Cardamine hirsuta L.的干燥帶花、果全草。(《上海市中藥飲片炮制規(guī)范2018年版》)

入藥部位

全草

采收加工

3~4月間采挖,除去泥沙,曬干。(《上海市中藥飲片炮制規(guī)范2018年版》)

藥材性狀

本品呈段狀。根細圓柱形灰黃色至黃褐色,具細縱棱,疏被短柔毛,有的可見互生的枝殘基。葉多皺縮、破碎或切段,黃綠色至褐綠色,展平后完整者為互生羽狀復(fù)葉,小葉3~5對,倒卵形或近線形,全緣或2~3圓裂。花小,多已脫落。長角果細長而扁,完整者長約2cm,寬約0.1cm,具纖細果柄。種子長圓形而扁,長約0.1cm,黃褐色或褐色,頂端或邊緣可見膜翅。氣微,味淡。(《上海市中藥飲片炮制規(guī)范2018年版》)

性味歸經(jīng)

甘,平。(《上海市中藥飲片炮制規(guī)范2018年版》)

藥材功效

清熱利濕,止帶,止瀉。(《上海市中藥飲片炮制規(guī)范2018年版》)

藥材主治

用于濕熱帶下,泄瀉,痢疾。(《上海市中藥飲片炮制規(guī)范2018年版》)

用法用量

9~15g。(《上海市中藥飲片炮制規(guī)范2018年版》)

貯藏保存

置干燥處。(《上海市中藥飲片炮制規(guī)范2018年版》)

中藥炮制

將藥材除去雜質(zhì),噴潮,略潤,切短段,干燥,篩去灰屑。(《上海市中藥飲片炮制規(guī)范2018年版》)

道地性

非道地

原標題:碎米薺
詞條標簽:碎米薺

  • 來源來源
  •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
  •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
  •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
  • 性味歸經(jīng)性味歸經(jīng)
  •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
  •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
  •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
  •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
  •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
  • 道地性道地性